各鄉(鎮)人民政府、街道辦事處,縣屬各單位:
《慶元縣全民健身實施計劃(2021-2025年)》已經縣政府同意,現印發給你們,請結合實際,認真貫徹執行。
慶元縣人民政府
2023年3月28日
慶元縣全民健身實施計劃(2021-2025年)
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,推進新時代全民健身高質量發展,建設高水平體育現代化縣,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,依據中辦發〔2021〕61號《關于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意見》《浙江省全民健身實施計(2021—2025年)》和《麗水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(2021—2025年)》文件精神,結合我縣具體實際,制定本實施計劃。
一、總體要求
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,基于體育強國、健康浙江、體育強省建設部署,圍繞實現“共同富?!蹦繕?,充分運用山區26縣率先完成省體育現代化縣創建的成果,緊緊瞄準“體育賦能城市、運動振興鄉村”的發展定位,堅持以人民為中心,堅持新發展理念,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全民健身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,以增強人民體質、提高健康水平為根本目標,以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為抓手,以改革創新為主線,推動數字化引領發展提高惠民實效,為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作出積極貢獻。力爭到2025年,全縣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43.5%以上,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.9平方米,城鄉居民達到《國民體質測定標準》合格以上人數比例達到94.5%以上,全縣社會體育指導員達500人以上,系統性打造城市“10分鐘健身圈”,爭取體育現代化縣創建成果走在山區26縣前列,把慶元建成市民體質增強、體育產業發展壯大、體育文化氛圍濃郁的健康之城。
二、主要任務
(一)加強全民健身制度體系建設。推進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標準體系建設,以標準化規范化引領工作,落實國家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標準。實施體育現代化鄉鎮(街道)建設規范、公共體育場館智慧化建設和管理規范標準,制定全民健身重點領域相關標準,鼓勵體育社會團體制定項目團體標準。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制度體系,落實《浙江省公共體育設施管理辦法》(省政府令〔2020〕第384號),制定實施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、基層體育委員工作制度等政策文件。確保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務全面覆蓋、均等優享。
(二)加強體育場地設施規劃建設。積極打造“10分鐘健身圈”,爭取在落實新建住宅、公園綠地體育設施配建要求方面有新突破。合理布局體育場地設施網絡,加強體育場地設施改造利用,積極改造高架橋下、舊廠房、倉庫、老舊商業設施、“三改一拆”臨時場地等用于體育健身,計劃在體育公園、口袋公園、城市有機更新、城區規劃金角銀邊融入更多體育元素,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體育設施的建設運營。嚴格落實國家新建居住區和社區體育設施建設標準。按室內人均建筑面積不低于0.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.3平方米的標準配套群眾健身相關設施,將新建小區體育場地設施及活動場地納入建設評價和竣工驗收內容。推進體育場地設施民生實事工程建設。制定專項、落實???、壓實專責,確保項目高效推進。到2025年新建10個多功能運動場、10個百姓健身房、5個籠式足球場,投入使用3個智慧路徑健身場地。完成“環浙步道”慶元段50公里、“環麗步道”90公里建設工作。2023年底前體育中心(體育館、游泳館、全民健身中心)竣工投入使用。
(三)提升科學健身指導服務水平。加強全民健身“雙員”(社會體育指導員、基層體育委員)隊伍建設。完善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體系,推廣應用社會體育指導員管理服務系統,完善評價激勵機制,提高社會體育指導員指導率。建立基層體育委員工作制度,鼓勵社區、行政村積極開展全民健身活動。堅持國民體質監測中心免費開放,建立常態化監測機制。引進運動損傷康復機構,發揮科學健身在促進全民健康、養生保健、疾病預防和康復治療中的積極作用,形成體醫結合的健康管理與服務模式。 每年舉辦二期“體醫融合”交叉業務培訓班和8次健康科學健身大講堂。
(四)發揮全民健身社會組織作用。實施體育社會組織培根工程。推進體育社會組織實體化改革,增強體育社會組織創新活力。實現縣級體育總會實體化,構建“1+25”組織模式(1個體育總會和25個以上在民政部門登記注冊的體育社會組織)和鄉鎮(街道)“1+19”(1個體育總會分會或工作站和19個以上備案的體育社會組織)全覆蓋。加強體育社會組織“四化”(實體化、社會化、規范化、專業化)建設,增強自主發展能力和創新活力,鼓勵體育社團參與社會治理,積極參加社會組織等級評估。
(五)完善全民健身賽事活動體系。依托我縣豐富的山水資源,圍繞打造“山、水、陸、空”四位一體的“百山祖國家公園”戶外運動圣地,持續辦好廊橋國際越野賽、全國冬泳邀請賽、百山祖國家公園徒步賽等具有慶元辨識度的賽事活動。定期舉辦省際邊界特色體育賽事,加強跨區域賽事合作機制,逐步擴大“浙閩贛乒乓球賽”“三省六縣游泳比賽”“浙閩氣排球賽”等比賽賽事規模。深入謀劃東賽道“串珠成鏈”項目,構建“1+N”的慶元體旅發展模式。每年舉辦賽事(活動)達50次以上,形成“群眾天天有活動、體育組織月月有賽事、鄉鎮(街道)年年有運動會(體育節)”的局面。激發市場活力,鼓勵社會力量投入全民健身活動,逐步打造群眾喜聞樂見的賽事節目;鼓勵有條件的鄉鎮(街道)發展登山、徒步、自行車、汽車自駕、定向越野、公開水域游泳戶外拓展等具有消費引領特征的時尚運動項目。
(六)推進全民健身事業融合發展。深入推進體教融合,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,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。實施青少年體育春苗工程,制定學校、家庭、社會聯動機制,開展陽光體育活動,保障學生每天校內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,鼓勵各校在傳統體育項目的基礎上,積極開設太極拳、圍棋、象棋、游泳、輪滑、武術(香菇功夫)等課程,幫助青少年掌握2項以上運動技能,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習慣。建立分學段、跨區域的青少年體育賽事活動體系。深入推進體衛融合,制定實施促進體衛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。編制預防慢性病運動方案,將國民體質測試納入健康體檢范圍,制定運動康復治療項目列入醫保收費目錄等制度。深入推進體旅融合,開辟體育-旅游-娛樂融合項目,進一步提升蓮湖戶外休閑基地、張村南陽溪漂流項目、荷地亞高原應急訓練基地等項目建設。
(七)推進全民健身領域改革創新。堅持整體智治理念,實施數字體育引領工程。整合健身場地、賽事活動、健身指導、體質測試等便民事項,打造公共體育一站式服務應用。推進全民健身智慧發展,運用互聯網、云計算等新信息技術,推進智慧健身路徑、智慧健身步道、智慧體育公園建設。推動“動享全城”數字化應用上線,實現全縣20家單位的30個場地向公眾開放預約。培育有影響力的全民健身線上品牌,構建全民健身活動賽事線上線下融合發展,積極引導各級運動協會、機構和平臺探索建立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常態化辦賽模式,在縣級主要媒體“慶元網”、“文旅慶元”微信公眾號上添加體育專欄,加強體育文化傳播,實現全縣賽事活動可視化、一鍵報名參賽等服務功能。
(八)實施全民健身體育文化繁榮計劃。營造更具影響力的體育文化氛圍。大力弘揚“更快、更高、更強、更團結”的體育文化精神,傳遞“參與體育、享受樂趣”的全民健身理念。結合“亞高原夏令營”等活動,傳承和推廣地方特色體育文化,促進體育文化交流。通過學校體育文化節、運動會途徑挖掘體育文化元素,提升學生體育核心素養。支持各社會團體開展體育音樂創作、體育攝影作品展示和評選等活動。
三、保障措施
(一)加強組織領導。把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,把全民健身重點工作納入政府民生實事,形成部門聯動、責任清晰、分工明確、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。體育部門牽頭制定實施公共體育設施專項規劃。
(二)強化經費保障。保障公共財政對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的投入,建立政府主導、社會力量參與的投入機制,增加體育彩票公益金用于全民健身比例,發揮政府扶持體育發展專項資金引領帶動作用,鼓勵引導社會資本投入,提高資金使用績效。
(三)強化人才保障。加強健身指導、組織管理、科技研發、宣傳推廣、志愿者服務等方面的人才隊伍的建設,完善人才的選拔、培訓、組織、管理機制,為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提供人才保障。
(四)加強督促指導。充分發揮實施全民健身計劃領導小組作用,將全民健身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核心指標體系,建立督導機制,加強對全民健身重點工程和民生實事等的指導監督,強化新聞媒體等社會監督,確保工作落實。
(五)實施績效評估。開展全民健身實施計劃(2021—2025年)實施情況年度評估,并于2025年進行全面評估。評估結果與全民運動健身模范鄉鎮(街道)和體育現代化鄉鎮、街道等創建相關聯,確保任務如期完成。
正文:慶元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慶元縣全民健身實施計劃(2021-2025年)的通知.pdf